中科大 MIRA Lab 保研招生简章
2025年保研生招生已开始



微信扫一扫关注
MIRA Lab 公众号
MIRA Lab 简介
中国科大 MIRA (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ab 聚焦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向。实验室立足于严谨的理论研究,着眼于复杂场景下的落地应用,致力于可解释的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与系统开发。我们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图机器学习:科学智能场景应用,图基础模型,知识图谱
- 大语言模型:大模型智能体,大模型高效推理,复杂推理能力增强
- 决策系统:AI辅助芯片设计,组合优化应用,自动驾驶

实验室负责人简介
MIRA Lab 负责人 王杰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脑启发智能感知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特聘专家,国家优青,获得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 Senior Member,CCF杰出会员,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助理教授。
王杰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机器学习、AI4Science(如AI4EDA、AI4OR等)、大模型等,在机器学习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如IEEE TPAMI、JMLR、NeurIPS、ICML和ICLR等)发表文章近百篇,团队近三年八次受邀在NeurIPS、ICML、ICLR等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上作接收率约 1.8%-5% 的Spotlight/Oral报告。在斯坦福大学主办的大规模图学习挑战赛中或全球第一,连续两年在ACM KDD Cup中获全球高校团队第一,研究成果在包括华为、阿里、滴滴在内的多家公司业务场景中广泛应用,并三次获得华为火花奖。曾获 SIGKDD 2014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代表性工作进入由美国科学院院士撰写的统计稀疏学习教材。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连续两年指导共三位本科生获基金委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实验室项目简介
MIRA Lab 经费充足,资源丰富,平台广阔。实验室主持或参与了若干纵向科研项目,包含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同时,实验室与若干顶级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如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阿里云、微软亚洲研究院、滴滴出行等)有长期密切合作,共同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邀请众多资深算法专家或架构师手把手教学。




实验室研究成果
MIRA Lab科研成果丰厚,包括但不限于:
- 发表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包括IEEE TPAMI 4篇,ICLR Oral 1篇(接受率约为1.8%),NeurIPS/ICML/ICLR Spotlight 共 7 篇(接受率约为5%);
- 获得重大科技奖励。其中包括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 多次在顶级科技竞赛中获奖。实验室团队连续两年获得 ACM KDD Cup 全球高校团队第一,并在斯坦福大学团队主办的 OGB 大规模图学习挑战赛中获得全球第一;
- 积极推进学术成果落地应用。实验室研究成果:
- 3次获得华为火花奖,作为核心 AI 技术部署于华为云天筹 AI 求解器,支撑华为云天筹 AI 求解器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 SAIL 奖;
- 部署于华为自研 EDA 工具,推进了全链条 EDA 工具国产化;
- 应用于滴滴出行自动驾驶系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密集车流仿真和实地测试中成功地实现了车辆的安全自主变道;
- 落地于阿里云的包括医学、农学、地质学等领域在内的多个行业大模型,自动化构建了多个规模达千万量级的高质量领域知识图谱。





实验室成员背景
MIRA Lab 的同学背景多元,成绩突出。所获成绩包括但不限于:
- 2023年首届博士毕业生张占秋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与硕士毕业生贺华瑞共同入选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名单;
- 工程博士生李希君曾任华为首席研究员,多次获得总裁个人奖、创新先锋奖等,现已入职上海交通大学;
- 与顶级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其中匡宇飞、王治海获**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优秀实习生”称号,石志皓获阿里云“优秀研究型实习生”称号,杨睿获滴滴“精英实习生”称号,耿子介获微软亚洲研究院 “Stars of Tomorrow” **称号;
- 积极参与学术服务和担任顶会审稿人,其中匡宇飞获评 **ICML 2022 Outstanding Reviewer **,耿子介获评 NeurIP 2023 Top Reviewer;
- 过去五届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共计逾10人次,硕士生梁锡泽、耿子介、刘昊洋等多次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奖;
- 本科生白寅岐、夏熙林、徐哲轩等 3 位同学于 2023、2024 连续两年获 3 项国家基金委面向本科生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全国每年不超过150人);
- ……





更多实验室成员信息请见 该页面。
科研生活






- 2025年应届保研推免生(或确认可获得保研推免资格)。
- 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综合能力(数学、编程、英语等)和科研潜力。
- 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 欢迎各种专业背景的同学积极申请,包括但不限于数学、信息、计算机、物理、微电子等。
申请方式
- 有意向的同学请发邮件至邮箱:admission@miralab.ai,邮件请以 保研申请-[学校]-[姓名] 为主题。
- 发送邮件时需附带的内容:本科成绩单、简历、获奖证明、以及有助于我们了解你的其他材料。请将你的材料命名为 [学校]-[姓名]-[成绩单/简历/获奖证明]。
- 我们会以邮件形式向申请人发送面试的邀请,请及时关注邮箱。实验室将不再另行通知未能通过简历初筛的申请人。
- 欢迎进入我们的主页 https://miralab.ai,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